大家新年快樂 恭喜發財!!
投資理財
是現代人必修的一堂課
要有足夠的收入或資產
才能維持生活品質
並應對中老年後的退休/醫療/長期照顧……
等龐大的花費
雖然我不是投資專家
但是個人認為
有些基本投資觀念
還是想整理出來
供大家參考
以下是相關介紹&資料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
而非建議。
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
詳閱公開說明書,
自負盈虧。
一、共同基金投資人學習路徑圖
資料來源: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
為了幫助民眾
用有系統方式
掌握學習資源
認識基金投資全貌
藉此達成中長期個人理財目標
有設立
供大家免費參閱
其中內容包含
A設定理財目標
B退休理財準備
C認識共同基金
D基金產品種類
E如何投資基金
F基金績效衡量
G投資風險教育
所以裡面有一些基本觀念
希望大家可以有所了解
例如
1. 報酬愈高 風險可能愈高
2. 隨著年齡增長 投資風險性商品要減少
3. ETF是共同基金的一種
……等
如圖所示
二、認識自己(認識客戶KYC): 投資風險屬性評估問卷
資料來源
在投資理財中
首先第一步
是認識自己的投資屬性
自己能夠承受多少市場波動風險
才能選擇投資適當的金融商品
實務上
在投保投資型保單時
很重要的
就是要評估
投資風險屬性
可能會詢問
1. 要保人的年齡
2. 曾經使用過之投資理財工具種類
3. 投資相關商品之理財工具經驗
4. 對投資理財工具的理解
5. 每年可用於購買投資理財工具之金額
6. 目前備用金(現金及存款)相當多少個月的生活開銷?
7. 購買投資型保單連結「外幣計價」投資標的,
一年可承受的平均含息價格損失(含匯率風險)
8. 購買投資型保單所連結投資標的,
在達到預計投資期間時(例如3年),
可承受的含息價格損失(含匯率風險)
9. 投資回報期望
10. 長期投資之期望每年平均投資報酬率
11. 投資發生虧損時會採取的處理方式
至少這些問題
評估計分後
客戶可以大略歸類為
保守型: 選擇低&中低風險(RR1&RR2)
穩健型: 選擇低~中風險(RR1~RR3)
積極型: 選擇低~高風險(RR1~RR5)
所以並不是隨便聽人家報明牌
就可以投資的!
三、認識投資標的(KYP)
「風險報酬等級」:RR1~RR5
資料來源:
VT, 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ETF
投信投顧公會為便於投資人
快速區分基金的風險大小
制定了
「風險報酬等級」(Risk Return, RR)
這套評估方法
這是依據基金的類型、投資區域、產業和標的種類,
一層層區別出基金風險等級
風險由低至高
區分為5個等級
分別為「RR1~RR5」
RR1:大部分投資在短期貨幣市場工具上,
雖風險低但不保證本金不會虧損;
RR2:大部分投資已開發國家的投資級債券、公債,
仍有價格下跌風險;
RR3:為兼顧資本利得和固定收益為目標的基金,
同時投資於股票、債券,或高收益有價證券,
有價格下跌風險;
RR4:基金通常投資於已開發國家,
或價格波動相對較穩定的大區域多國股市,
可能有很大的價格下跌風險;
RR5:基金通常投資於股市波動較大的單一國家、成長型類股,
價格下跌風險很高。
其實ETF 也有使用這樣的風險評估方法
例如有名的0050
是RR4等級的基金
投資全世界股市的VT
也是RR4等級的基金
並且VT美國的官網也寫著
此類基金建議要
”長期投資10年以上”
不建議定性不夠高的投資人持有喔!
而有些人愛玩的正二槓桿型ETF
其實是風險最高的RR5等級
並非適用於所有投資者喔!
四、結論
所以有些投資網紅
鼓吹大家都去投資0050 VT
等相對高風險ETF
甚至投資00685L等槓桿型ETF
我想這樣的建議不一定合適
這些股票型基金/ETF
一般都是RR4-RR5的風險報酬等級
是年輕&積極型的投資人
才比較適合投資
個人認為
每個人應該先
認清自己的風險屬性
以及理財目標
選擇適當風險投資標的
可能才是比較適當的投資策略喔!
適合我個人的投資方法
也不一定適用於所有人
應該客製化
充分討論了解後
再下決定
以上報告
歡迎大家不吝賜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