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看門診
被病家問了這個問題
因此嘗試搜尋整理相關資料供參考
一、甚麼是眩暈症(Dizziness/Vertigo)?
如何從醫學上評估眩暈失能程度?
資料來源: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After Vestibular Implantation for Bilateral Vestibular Hypofunction
我在拙作
頭暈與保險核保 Dizziness/Vertigo and Insurance Underwriting
https://drinsurancebroker.blogspot.com/2025/05/dizzinessvertigo-and-insurance.html
有提到頭暈的種類及可能原因
並且頭暈/眩暈確實可能影響保險核保的結果
不過在臨床上
有些人會有慢性眩暈的情況
造成患者平衡功能與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受損
有時候醫學上找不到原因
也讓病人相當困擾
至於要如何評估
慢性眩暈症患者的失能狀況呢?
雖然在我臨床訓練上
並沒有專門學過這些東西
不過我查到幾篇學術論文
寫到
- 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DHI)
- Vestibular Disorder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VADL) scale
這些量表
可用來評估患者的失能嚴重程度
而一些生理儀器如
- 眼震圖(nystagmography)
- 溫差試驗(caloric test)
- 旋轉椅檢查(Rotary Chair test)
- 重心動搖儀(Posturography)
可輔助協助相關鑑定及診斷
二、眩暈與保險失能
我在拙作
https://www.moodlight.com.tw/blog/detail/59
有提到
勞保/商業保險的神經失能程度
可依其影響工作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
mRS等級的部分
來綜合評定神經失能等級
如下圖所示
在其附註都有說明到
眩暈與平衡機能失能/障礙
可依病患狀況
綜合判定為第三、七、或十三級失能
如下圖所示
不過如何去判定
高度、中度或無礙勞動的平衡機能失能
那就有得吵了……
並且有職業醫學科前輩撰文分析
「上述之各種「機能」其實無法很客觀評估,
例如AMA 所建議之暈眩失能表相當需要病人誠實回答,
但是在該基準中頂多只為5%全人失能,
比我國的上述標準失能程度來的輕多」
資料來源: 暈眩與失能
https://edu.secda.info/pcrohs/?p=2581
所以實務上要認定暈眩與失能
若沒有其他神經學症狀
要單純認定失能
可能不容易
三、實際評議案件參考 - 112年評字第001171號
我稍微搜尋了一下評議中心的暈眩失能案例
大多認定為第七或十三級失能
以下提供一個評議中心的案例
看看顧問醫師如何依醫學事實判定體況
四、結論
眩暈是惱人的症狀
多數人或可痊癒
但確實有些病人長期受其困擾
雖然目前有些儀器檢查
可協助鑑定及診斷失能程度
但就我所知
目前在臨床上仍不普遍運用
若患者單純只有暈眩
無肢體無力等其他神經學症狀
要認定更高等級之神經失能
可能不容易
希望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
這些眩暈患者能得到醫治
然後有更好的工具
可以診斷及鑑定患者的失能程度囉!
以上報告
歡迎不吝指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